《賢妻難當》 - 【賢妻難當】第250章

第250章 我又不是老師
等待的日子無疑是漫長的,唐越每天從日出盼著日落,從日落盼著日出,焦急地等著有新消息傳來。
「郎君,這是最新送來的拜帖,是沐恩侯府送來的,想上門請您看診。」管家將一份帖子放在唐越面前。
唐越抬起頭,眼底有一圈黑色,臉色蠟黃,看得出的憔悴,一點也不像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。
管家心疼地看著他,安慰道:「郎君,既然沒有消息傳來便是好消息,普通人家如果有子孫參軍,都是希望不要收到消息最好,您得放寬心。」
唐越點點頭沒有說話,繼續將手裡沒寫完的文件寫完。
「要不這帖子老奴就回了吧,您現在才最需要休息。」
「不,放下吧,讓他下午來,沐恩侯人還不錯,雖然兒子不著調,之前還欠他一個人情,正好還了。」
「那您先歇歇吧,老奴讓廚房給您送些熱湯來。」
唐越沒有拒絕,他知道自己現在的身體有些超負荷了,每天白天都要忙碌六個時辰以上,還要花兩個時辰和小洛洛相處,睡眠時間不僅短而且睡不好。
「你繼續派人到城外守著,一有消息就立馬來報,衡國公已經離開兩個月了,算算時間也快要有消息傳來了。」
冬去春來,春夏交替,如今已經是另一個深秋,眼看就要入冬了,算算和太子昭分別竟然快要一年了。
「您放心吧,人都常年在那守著的,您忘記了?山年紀大了,您讓他卸職養老,他閒著無事就接下了這個差事,每天在城門口曬曬太陽,和守衛嘮嘮嗑,日子過的可舒坦了。」
「山啊……有些日子沒見著他了,身體可還好?」唐越記得去年春天,山暈倒了一次,檢查出了心臟有毛病,從那時候起他就沒讓山伺候了,讓他安享晚年。
雖然現在沒有養老制度,人老了只能依靠兒子,所以才有養兒防老的思想,可唐越對於家裡的這些人都是寬厚的,到了一定年紀的老人家都會送到別院裡統一住著,拔幾個年輕人去伺候,讓他們安度最後的幾年時光。
「好著呢,他是習武之人,身體比一般人可強健多了。」管家說著臉上掛出大大的笑容,太子妃尊老家幼的優點很得他老人家的心。
一想到等自己老了也能安安穩穩地度過,他就沒什麼後顧之憂了。
府裡的下人們知道這條規矩後也一個個更加上進了,當奴才的最怕什麼?不就是朝不保夕,被主人拋棄?
太子妃仁善,對待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奴都能一視同仁,不但給他們養老,還是榮養,這真是他們天大的福氣啊。
如今府中多少奴才都盼著自己老的那一天,也能享享清福,過過當主子的癮,這一切都是太子妃給的,誰又能不對他忠心耿耿呢?
下午,沐恩侯到訪,他是被人抬進來的,臉色有些蒼白,看到唐越時激動的話都說不清楚了。
「這是怎麼了?尤記得年初見到侯爺時還身體健康,能跑能跳啊。」唐越表示了一下關心,洗乾淨手戴上手套準備給他做檢查。
「哎,一言難盡啊。」沐恩侯叫人扶他起來,撩起衣擺露出一條無法站立的腿,「前幾天去城外騎馬,還當自己老當益壯了,結果……摔成這樣了。」
「只是摔了腿麼?」唐越輕輕地摸摸他的腿骨,發現確實有骨折現象,不過已經被人醫治過了,他皺著眉頭問:「骨頭已經正位了,接的挺好,您是有哪裡不舒服麼?」
沐恩侯搖頭,「今日來府上拜訪其實不是為了我這傷病,而是有事想求郎君。」
唐越放下他的衣擺,「原來如此,您直說便是。」
沐恩侯歎了口氣,說:「都是我那不成器的逆子啊,前些日子與人爭鬥遭人暗算,最近總有些情緒不定,老夫怕他出事啊,整日提心吊膽,聽聞郎君當初矯正過衡國公世子,不知可否也治一治我家那臭小子。」
「您是要讓我幫他改邪歸正?」
「極是,老夫知道郎君公務繁忙,按理不該叨擾,不過這次老夫受傷後見他似有悔意,想著再幫一幫他,希望郎君諒解為人父的心情。」
「自然。」唐越笑著說:「您的請求很正常,只是我確實忙碌,怕是沒空教導令公子,不過我想,有個地方更適合他。」
「哦?何處?」
「戰場。」唐越說了兩個字,看著對方突變的臉色,起身說:「如今國難當頭,多少人家的男兒在沙場精忠報國,視死如歸,在那樣的環境下,人是沒辦法作惡的。」
「這……恐怕不妥,我兒他自小嬌生慣養,肩不能抬手不能提……」
唐越打斷他問:「侯爺覺得趙三郎此人如何?」
沐恩侯想了想,「性子比我家那逆子好多了,只是……」
「只是也是紈褲子弟一枚對嗎?」
「呵呵,若是犬子能同他一般,老夫也知足了。」這就是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,當父親的都會這麼想,等他兒子已經和趙三郎一樣時,他又會對他有新的期許。
「您可知道趙三郎如今身在何處,做何事?」
「只聽說他追隨太子殿下,其餘不知。」
「那您可聽說太子麾下有一支私兵?」
沐恩侯呵呵一笑,表情有些尷尬,這件事朝中大臣們都知道了,關於這件事大家的看法也不盡相同,說到底總是違反律法的大事。
太子妃主動提起這件事也不知在想什麼,沐恩侯只能賠笑。
「那是一支重甲兵,而趙三郎則是其中的一名高級將領,他是憑著自己的本事競爭上崗的,您可知道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?」
沐恩侯有些驚訝,一是驚訝太子昭會主動跟他說這件事,二是好奇趙三郎的經歷到底是什麼。
聽說衡國公世子也一直追隨太子殿下,從衡國公平日的情緒來判斷,他兒子應該是越過越好,否則他可笑不出來。
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一天十二個時辰,趙三郎在這五年內幾乎沒休息過,訓練訓練再訓練,汗水都不知流了多少,才終於被大家認可。」
「他其實不用這麼拚命,大家念著往日情分上也會幫他一把,可他不想成為被人牽住的木偶,不想被人以為他離開了鎮國公府他就活不下去,您以為他這些年的努力是靠什麼支撐下來的呢?」
沐恩侯已經很久沒有聽人提起過鎮國公了,他病逝後,鎮國公這個爵位已經被朝廷收回,他的庶長子如今只能在軍中混一個小官職,這輩子恐怕也無望上升了。
沐恩侯不知這其中有沒有太子妃參與,不管有沒有,反正他是沒前途了。
而原先被人不看好的趙三郎反而是顆未經打磨的璞玉,等他戰勝歸來,恐怕官職還在自己之上。
「毅力,他靠的是堅強的意志力,無懼颳風下雨,無懼受傷生病,一日既往地堅持下整整五年,等到侯爺下次見著他,可以看看他與你想像的是否不同。」
「呵呵……」沐恩侯可沒打算把兒子弄去大戰,現在大軍還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呢,太子還不一定能回來,如果把他兒子送走,豈不是等於要了他的命?
「打擾郎君了,老夫還是回去好好教訓他一頓,讓他明白自己與其餘人的差距,鞭策他進步好了。」
唐越自然不會勉強他,這也是人之常情,只是他不喜歡沐恩侯這種對兒子太過放縱的做法,對待兒子,並不是說你對他越縱容就是對他越好。
現在的縱容極可能導致將來的禍事,等到那時候,你又拿什麼來堵住他所做下的孽呢?
讓管家送沐恩侯出去,唐越又發了會兒呆,等管家回來發現他還維持著之前的坐姿,提醒說:「郎君,您拒絕沐恩侯會不會讓他懷恨在心?」
「他若是如此心胸狹隘,記恨便記恨吧。」唐越壓根沒把這當回事,他又不是當老師的,還要負責給人教育孩子。
唐越正要回書房,門外就有一名小廝衝進來,語無倫次地說:「郎君……城門處有消息傳來說……說是看到一匹快馬衝入城中,拿的是邊境通關的牌子,已經往王宮去了。」
唐越嗖的起身,焦急地問:「可有打探出什麼消息。」
「並無,那人跑的太急,山追了一陣沒能追上,已經到王宮外侯著了,一有消息定會派人傳回來的。」
唐越暗暗祈求老天,讓太子昭順利度過這一關,否則他這後半生的意義何在呢?